|
什么是磁疇? |
2012-7-5
|
所謂磁疇,是指磁性材料內部的一個個小區域,每個區域內部包含大量原子,這些原子的磁矩都象一個個小磁鐵那樣整齊排列,但相鄰的不同區域之間原子磁矩排列的方向不同,如下圖所示:

各個磁疇之間的交界面稱為磁疇壁。宏觀物體一般總是具有很多磁疇,這樣,磁疇的磁矩方向各不相同,結果相互抵消,矢量和為零,整個物體的磁矩為零,它也就不能吸引其它磁性材料。也就是說磁性材料在正常情況下并不對外顯示磁性,只有當磁性材料被磁化以后,它才能對外顯示出磁性。下圖為在顯微鏡中觀察到的磁性材料中常見的磁疇形狀,其中左面是軟磁材料常見的條形疇,黑白部分因為不同的磁疇其磁矩方向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亮度,它們的交界面就是疇壁;中間是樹枝狀疇和疇壁;右面是薄膜材料中可以見到的磁疇形狀。實際的磁性材料中,磁疇結果五花八門,如條形疇、迷宮疇、楔形疇、環形疇、樹枝狀疇、泡狀疇等。

既然磁疇內部的磁矩排列是整齊的,那么在磁疇壁處原子磁矩又是怎樣排列的呢?在疇壁的一側,原子磁矩指向某個方向,假設在疇壁的另一側原子磁矩方向相反。那么,在疇壁內部,原子磁矩必須成某種形式的過渡狀態。實際上,疇壁由很多層原子組成。為了實現磁矩的轉向,從一側開始,每一層原子的磁矩都相對于磁疇中的磁矩方向偏轉了一個角度,并且每一層的原子磁矩偏轉角度逐漸增大,到另一側時,磁矩已經完全轉到和這一側磁疇的磁矩相同的方向。下圖給出了典型的磁疇壁結構示意圖:

|
| |
|
|
|